溼冷
一早起來窗外透進來的還是悠悠暗暗的光線,冬天的太陽賴床得厲害,愈來愈晚起床,讓人感覺沒什麼動力,氣溫直直落就更不想離開暖呼呼的被窩了。
挖起二妞後下樓去準備早餐,通常是熱熱的豆漿牛奶加上燕麥片,然後再配上一顆加了幾滴醬油膏的水煮蛋,飽足感比麵包強多了。突然,樓上晒衣服的呼喊著,望了下院子門前的石板,原來下起雨來了,豎起耳朵還能聽到雨絲落在鋼板上細碎的聲音。
昨晚還在為乾裂的手抹上厚厚的乳液,這會兒空氣又變得溼答答的。正好,露營回來又得澆水,算是省了點工也省了水。活動中心前的綠地也能得到滋潤,那些巴在樹上的鹿角蕨和槲蕨還是需要澆水,南部的冬天水氣不足。一般如此溼冷的天氣想到的都是淡水或九份,但騎車在城市中穿梭卻想起了桃園。小學二年級在那兒住了一年,冬天真是難受,蓋了二層被子仍不覺得暖,出門還下著雨更是令人崩潰…
桃園國中對面是西門國小,高高的女導師叫劉金鳳,教室外是比學校高了半層樓的馬路,老覺得不明亮。小二腦袋常搞不清楚狀況,交錢參加跆拳社,卻老是沒找到上課的地方;代表班上到大溪寫生比賽,結束卻找不到來時的接駁車;難得補課上整天卻忘了跟家裡講,福利社有好吃的果汁冰(水果造型),也有十塊錢好吃到不行的涼麵,用塑膠袋包起直接插著筷子賣;學期末在地下室集合,有股橡皮擦的香味(或者只是大家發了橡皮擦禮物)…
上半天課有很多時間,大部份都在公寓下的騎樓溜冰(從沒見過有騎樓的公寓)。L型的場地,大門一邊是做鋁門窗店家十分吵雜,另一頭的鐵捲門內是停車場,偶而屋主的老古董賓士會停在騎樓,妨礙南風桑溜冰。短短幾秒就溜完的場地,像一直在金魚缸裡繞圈圈的魚兒。所以有時候會獨自穿越大馬路到縣政府的停車場去溜。一路上除了住家還有一戶賣玻璃瓶裝牛奶的大賣,也有賣一元王子麵的柑仔店。停車場有坡度又有車子進出不是個好場地,更何況在停車場的盡頭是高達三四公尺落差的人行道!!有時就繞著縣政府四周溜,地勢上上下下的,某個出入口有攤蔥油餅,鹹甜醬料的香氣實在迷人,而馬路另一邊有家中一排骨(或東一排骨),極少時候爸爸會帶著全家去吃,只記得雞腿麵和排骨麵,是湯麵,所以排骨另外用盤子裝,黑胡椒味極濃,鹹香滋味十分陌生但吸引人。
曾經在市區有個百貨公司,規模大概是高雄的十分之一不到,連個專門的現具區或樓層都沒有,但路上有家魯排骨飯。當時家裡只有爸的偉士牌和媽的淑女車,所以出門常常要跑二趟來回才能把全家人送到目的地。曾經如此方法去客運站搭車,應該是去石門水庫玩,但只記得回來時帶了包椰子糖,不是很喜歡的味道,但又想吃糖。大部份週末是去火車站坐火車上台北,西門町逛逛,有沒逛來來百貨想不起來,但在一旁的巷子裡有南部不曾見過的甜不辣,太好吃了!!
雖然只住了一年,但老媽吃飯的傢伙-裁縫車也是一起運了過去(重得要命),每天騎著腳踏車去載半成品回來車,一如在高雄一樣。客廳一隅的陽台是三角形的,內建的花圃有貧瘠的土,長出來的是不知道名字的無趣植物。和老哥一起睡一間沒對外窗的木隔間房,窄小到書桌緊貼著床;另有間房空著,大又明亮,會在裡頭玩壞掉的自動傘,發射後還能變降落傘!!廚房和餐廳寬敞明光線充足,感覺很舒服,媽曾在那兒煮過水雞湯,蛙腿好吃!!也會拿草莓果醬加開水變果汁,當然也少不了那噁心的脫脂奶粉調的牛奶。有後陽台可以通到主臥外面,曾經從後陽台將沒喝完的牛奶往外倒,然後不偏不倚的落在別人晒的被子上。浴室有個大浴缸,曾經買二條金魚養在奶粉罐裡,這二條魚就一直被擺在暗無天日的浴室的浴缸邊,後來罐子還生鏽,魚當然也死了。主臥裡有一間廁所,窄窄的,只能容納一個馬桶,不記得有沒有洗手台,坐在裡頭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。中間走道在夏天時會潑水降溫,然後躺在地上睡午覺。
後來媽認識了住樓上的鄰居,五樓頂樓內縮格局不同,曾經和媽上樓去串門子,大門進去是大大的陽台,並未直接進到屋子裡,十分新奇。而這公寓的樓梯間沒有對外窗,只要燈泡壞了就會暗得不像話,真的是伸手不見五指,只能摸著牆壁慢慢往上爬。
有一次遠足,真的是老師同學一起步行,走到某個像運動場的地方,坐在階梯式看台上吃零食或午餐,然後再走回學校。記得有買一條飛疊口香糖帶去,那年還流行芝蘭口香糖,送的是裡頭裝水的”蟲”,滑不溜丟的。有時會坐媽的腳車去南門市場,是個很大的菜市場,裡頭有家挫冰的攤子,八寶冰吧,料很多,甚至還有草莓果粒(果醬)。在沒有朋友也不認識路的地方,但仍然找到在學校附近的巷子裡的柑仔店,買了小小的刀劍玩具,那時候難得的小小的快樂。
20241223
留言